Member-only story

MSBA 美國碩士申請全紀錄_1 — 我該出國唸書嗎?

Peter Lin

本系列將涵蓋如何申請美國碩士,包含前置作業(GRE/TOEFL、推薦信)、三圍分數疑問;選校、網申流程,到 SOP/PS/Essay文件;最後的面試(真人面/Kira/Video interview),以及簽證、入學前須知、相關費用等各階段過程、資源、方法。承蒙 ptt studyabroad、一畝三分地、朋友、甚至是Linkedin 上素未謀面的校友、前輩,小弟在此還願希望造福更多未來想出國唸書的朋友(雖然經驗可能不一定適用美國和 MSBA 以外)。

另外也包含一些版上很多人會問的問題:需不需要代辦、三圍夠不夠之類。如果有任何想進一步詢問的問題,也歡迎留言或 
mail: linweihsiang0629@gmail.com

本篇主要想和大家分享申請前的思索過程,我想也是很多人糾結最久的:
我該出國唸書嗎?以及針對當時申請 Buisiness Analytics 的相關思辨。
同時涵蓋「怎麼評估美國就業狀況」、「簽證的基本介紹」。

想了解申請不同階段的相關細節、資源,歡迎直接點選下面的各篇連結:
(待補)

申請是個漫長的自我認識

以是否該出國唸書作為這系列的首篇,是想探討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出國唸書的必要性」。或許你篤定就是要出國唸書,或許是因為你感興趣的領域在台灣的就業市場有限,又或者懷抱一個出國留學的夢,想趁年輕的時候闖蕩一下,不論你的初衷為何,在申請前,請先好好思考自己「為何」決定出國唸書;相對的,如果確定這是必須為之的選擇,在申請的漫長過程中,請永遠記得當初的初衷,因為申請真的是個漫長又難免會讓人產生自我懷疑的過程。

在這邊我想點出一些「剛畢業」或者「剛開始思考」出國唸書這條路的人,或許還沒想過,亦是所有想出國的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1. 財務狀況及投報率:費用(學費和生活費)、未來待遇、就業市場。
  2. 職涯考量:以長期職涯目標來說,除了出國還有其他機會可以達成嗎?
  3. 國外的現況:主要是就業市場和整體環境。這要回到前兩點,畢竟每個人的背景不同,如果有學貸壓力,到底能不能在該國拿到工作簽可能就會是影響是否決定出國的要素之一,了解國外的政經現況將是很重要的一環。
  4. 希望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我想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好好思考相同的時間過後,留學這條路是否真的能讓自己更接近想要變成的樣子。
  5. 機會成本:要達成同樣目標的道路有很多,省錢的或許較花時間、省時間的可能相對燒錢;而年齡伴隨的學習能力、職場經驗等也是無形的機會成本,對於畢業已入職場的夥伴們,或許會更有感,也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以我個人的例子來說,我的經歷比較特別一點,大學本科是商科,但在畢業前和朋友創業,做的又是軟體,也是因為這樣的機緣加上大學時對數據分析的興趣,開始想往商業分析的職涯發展,尤其是 B2C 產業,可以接觸到大量用戶數據成了我的首選,網路業尤為心之所向,相對來說,台灣在這塊不論是學術或者市場確實和美國有所落差,因此萌生想出國唸書的念頭;但這之中我也不斷思考,是否在國內就業或者升學就無法達成一樣的目標?或許也可以,只是這個脈絡比較不清晰。當時的選項有:
(1)在國內就業,轉換跑道 (2)國內進修 (3)留學

評估了上面的 1~5 點之後我才決定留學可能會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順便列出我當時對於上述五點的思考(必須重申,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我的思維不一定適用在其他人身上):

1. 財物狀況及投報率:
(1) 從現況來說:大學開始接家教+畢業工作三年/投資累積一些存款+家裡稍微的支持 >> 尚可負荷學程的費用和在美生活費。

(2) 從收支來說:「預估收入」扣除「學費+生活費」至少可持平。這方面的相關功課我覺的不會白做功,建議可以在真的投入申請前多了解當地就業市場,以及學程之外的相關花費,以我當時的狀況,申請校的 student profile 都有就業狀況的相關報告,包含 base salary +…

Peter Lin
Peter Lin

Written by Peter Lin

Amazon/ Co-founder of INQTECH/ NTU, BBA;CE/ UMN, MSBA/ https://linktr.ee/peterlin0629

No responses yet

Write a response